依据《仪礼》的《士丧礼》与《既夕礼》两篇的记载,丧奠有十:一是始死之奠(人刚死时向死者进献酒食),二是小敛奠(身后第二天小敛时的进献酒食),三是大殓奠(身后第三天大殓时的进献酒食),四是朝夕奠(身后第五天朝夕哭时所设之奠),五是朔月奠(即每月初一所设的奠。由于依照古礼规定,士三月而葬,大夫、诸侯、皇帝的停殡待葬时刻更长,所以才会有朔月奠),六是月半奠(每月望日所设之奠),七是荐新奠(进献当令五谷瓜果之奠),八是迁祖奠(为迁柩朝祖所设之奠),九是祖奠(柩车启行今后所设之奠。此“祖”是开始上路之意),十是大遣奠(又叫葬奠,是与棺木作最终告别之奠)。
汉语中的“祭拜”一词是“祭”与“奠”的合称,其实二者的内在有着本质的差异:“奠”的对象是刚刚离世的亲人,而“祭”的对象是先人或神灵;“奠”是人身后入殓之前的活动,受奠者的灵魂尚在人间,而“祭”是特定时刻的礼仪行为,受祭者现已不在人世,其灵魂在另一时空;“奠”是凶礼,寄予哀悼;“祭”是吉礼,表达敬意。
奠是丧祭中的荐馈活动,属于凶礼;而祭则是吉祭中的荐馈活动,属于吉礼。凶礼着重的是悲痛,奠的时分,是把死者当作生人来看待的;而吉礼着重的是恭敬,祭的时分,是把死者当作鬼神来看待的。现代使用的花圈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品,花圈这种形式,属于进口货,而花圈中央的“奠”字,反映的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,属于“国粹”。下葬前是奠祭,使用花圈属于“奠”的进程,我们去送死者并请神仙祝福死者的行为是奠进程的祭典礼。下葬今后,由于现已奠过了,花圈这个供品就该烧了,这跟古时的殉葬品有同样的意义。
“奠”字的本义是丧祭中的荐馈活动。
“奠”与“祭”的差异在于:“祭”用牲灵作祭品,须在特定时日进行,“奠”用酒食作礼物,不受时刻限制;
“奠”与“福”的差异在于:“福”是用酒食祭祀神灵以求护佑,“奠”是用酒食祭祀先人寄予思念;
“奠”与“尊”的差异在于:“尊”偏重在祭拜或请客来宾的时分置酒,“奠”偏重在祭拜先人的时分布置酒食;
“奠”与“祝”的差异在于:“祝”偏重在用语言祈祷,“奠”偏重在用酒食奉献。
上一篇:北京八宝山的由来 |
下一篇:“祭”都有哪些考究? |